【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电影评论及结局影片分析》。本年度有关编导专业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摄影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zhangxiaoxia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104次,已有681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hursday, June 07, 2012 11:16:08;文章更新时间:Tue, June 05, 2018 18:23:22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影评范文;作品关键词: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影评和命题作文;作者所属频道:范文写作。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电影评论及结局影片分析,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我有一个宗教问题,我在一家人家当护工,有人老人需要我照顾,我想知道我为他洗澡,算不算罪过?”
——“你手按《古兰经》发誓你说的都是实话,她丈夫不知道我妻子怀孕了!”
——“我愿意赔偿,但我要你手按《古兰经》发誓,是我导致你流产。”“不能,我不能发誓,这样有罪。”
当提到《古兰经》时,他们都是充满敬意的。《古兰经》是穆圣的教导,他是全知全能的,他会指示,什么是可被赦免的,什么是有罪的。
但是,包罗万象的《古兰经》上也没有的答案是,这一个个善良又痛苦的人,到底谁有罪?到底谁应该受到责备?
是那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还是那个把老人绑在床头锁在家里的护工?是固执野蛮不讲理的护工丈夫,还是执意要离婚介绍了一个孕妇做护工的西敏,或者是推了孕妇出门事后撒谎的纳德?
一张张真实而善良的脸,穿过屏幕,将痛苦都蔓延到我们心里。为什么真实,真实在于人性,每个人带着原罪,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得已做出不甚磊落的事;为什么痛苦,痛苦在于无可责备,所有人都带着善意,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在现实面前进退两难,无力又无助。
这就是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比起直译的大陆版本,我更钟情于香港译名:“伊朗式分居”。
这是一个发生在伊朗的故事,故事本身是一个严肃甚至枯燥的家庭纠纷,如果在中国,可以拍成大型伦理情感剧。但是它却发生在这个对我们来说显得特立独行的国家里。就像杜拉斯的《情人》,故事是普通故事,也不过是一个白人少女和中国青年的爱情故事,但它发生在越南,燥热、嘈杂,情欲与骚动便在那股独有的闷热中肆无忌惮起来。《一次别离》发生在一个命运摇摆不定正面对战争风险的国家里,人物的悲剧性也便因为大时代的悲剧而无限放大。
纵观全片,人物少,场景少,道具少,没有特技,没有大动作,没有背景音乐,没有经典台词,有的是真挚和肃穆,还有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在镜头背后深切的悲悯情怀。导演有意保持中立,用朴素自然的镜头语言娓娓讲述,细腻地描摹了两个家庭以及他们背后的大环境——伊朗社会。
尽管道具很少,细心观看的话,你会发现有个道具多次出现——《古兰经》。宗教的力量埋在细节里,从体面的教师到底层的护工,都被要求手按《古兰经》起誓;从帮老人洗澡是否合乎规范到接受赔偿是否有罪,都要经过《古兰经》的指示。
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很难理解这种固执,这种近乎天真的坚持。护工瑞兹对生活有着最朴素的愿望,为了家庭,她忍受了道德信仰对她的精神拷问,不惜一再地隐瞒事实。那些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不择手段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她最后的歇斯底里,《古兰经》是她的道德底线,对她来说,手按《古兰经》作伪证是对信仰的一种残忍践踏。
《一次别离》是不是好电影?是的。
庄文强曾谈到好电影的标准,“好的电影,即使我没有相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也应该感同身受。”因此我想,好的电影不必与资金成本、国际影星、市场环境和审查制度挂钩,甚至与电影技法技巧无关。我看过很多装腔作势的电影,炫技般的长镜头,繁复绚丽的背景音乐,匠气十足,尤其国内不少大制作高成本的所谓大片,也是乏善可陈。
相比之下,阿斯哈·法哈蒂则真诚得多,他去掉匠气,没有刻意设置跌宕的剧情来升级矛盾制造爆点,反而用一种平缓自然的叙事态度,来营造一种简朴的纪实氛围。他不需要美丽但不真实的空中楼阁,他要讲的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真实故事。虽然《一次别离》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但导演没有刻意兜售苦难,也没有过度阐释,而是中肯、写实地反映了伊朗的社会现状。在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导演的人文关怀,尤其对两个家庭的儿童和代表了底层人民的护工两夫妻,导演更是报以深切的关怀。所谓“别离”,不仅仅指纳德和西敏两人之间的离婚,也是阶级之间的割裂,还有孩童与成人之间的分离。
那么,《一次别离》是不是好看的电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