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电影评论及结局影片分析,章节2》。本年度有关编导专业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摄影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zhangxiaoxia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104次,已有207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hursday, June 07, 2012 11:16:08;文章更新时间:Tue, June 05, 2018 18:23:22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影评范文;作品关键词: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影评和命题作文;作者所属频道:范文写作。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电影评论及结局影片分析,章节2,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所谓好看的电影,轻松的电影,就是有个善解人意的导演,他总安排一个穷凶极恶的坏蛋,观众们只管站在正义的一方。坏蛋作恶时,观众只需咬牙切齿;坏蛋悲剧了,观众只需欢欣鼓舞。这种电影,结局来得妥妥当当,观众看完大快人心,当然,这种看罢即忘的电影一般不会给你留下什么痕迹,哪里会像《一次别离》,给你的心重重划了一记。
记得曾有位华语电影导演说过:“我只知道,观众在电影院里笑了,我的电影就是成功的!”这就是取悦型的导演,只顾着电影的“好看”,和市场的接受度。
若是要问《一次别离》好看吗,如果“好看”的定义是轻松有趣愉快的话,那么,《一次别离》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他严肃、专注、真实甚至枯燥;如果“好看”的定义是超级英雄们拯救了世界的话,那么,《一次别离》也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他讲述的不是远在天边的英雄,他会让我们看见每一个自己。
观影的过程绝对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大家都面目肃然,心灵受到极大撼动,我们不知道谁该接受审判,又是什么样的审判。里面没有大坏蛋,没有恶人,矛盾的出现是因为每个人所坚持的观念不同。我印象很深的细节有两个,一个是护工在法庭上说的一句话:“我孩子没了是其次,但更令我伤心的是这个人竟然说我是小偷。”另一个是纳德教女儿念单词,“你老师的读法是错的。”“但是不按老师的话会扣分的。”“就让她扣分吧。”两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原则,纳德甚至在自己女儿受到威胁时仍然不肯赔偿,不是因为舍不得钱,而是因为涉及了原则。
当你看到护工因为流产虚弱的坐在医院时,你心中的天枰忍不住会倾斜;可是当你又看到护工丈夫蛮不讲理地跑到学校对老师恶言相向时,你的道德砝码忍不住又会伸向坚持原则的纳德;当你忽然又看到纳德居然为了掩饰而撒谎,你又开始愤慨自己站错了队;结果却又得来护工流产的另一个真相。新的线索和细节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导演总会在你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的时候,给你展示真相的另一个角度;你以为你可以判断谁有罪,导演却用镜头告诉你,没有人有罪,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时你才真正的糊涂了,以往那些善恶分明的界限在这部电影面前失效了。
最后到了结局,我们更纳闷了,女儿到底选择了纳德还是西敏?我们坐在荧屏之外,跟纳德和西敏一样,对答案和前景一无所知。
这就是导演的意图。他的目的不在于给出答案,而是抛出问题,因为有疑问,观影者会不断思考,反复叩问,而这,就是导演的目的。
我们给不出答案,伟大的《古兰经》也没有答案。
这是沉重的电影,这是沉重的人生。
后记:提到伊朗电影,我只看过一部《小鞋子》。《小鞋子》和《一次别离》一样,都只不过是承载了一个小故事的重量而已,但是带给我们的心灵撼动却是十部好莱坞大片的分量。我们习惯见贤思齐,所以就自然而然联想到华语电影,为什么中国导演总是热衷于用钱砸一部又一部烂片出来?为什么拍商业片的就歇斯底里地喊“我很有趣”,拍文艺片的就使尽浑身解数地喊“我很诗意”,拍历史片的就财大气粗地喊“我很史诗”?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讲好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