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编导影评分析范文越南电影《青木瓜之味》》。本年度有关越南电影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音乐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maying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368次,已有3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uesday, April 19, 2011 18:44:27;文章更新时间:Tue, June 05, 2018 16:33:43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影评范文;作品关键词:青木瓜之味,青木瓜之味和高分秘籍;作者所属频道:范文写作。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编导影评分析范文越南电影《青木瓜之味》,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如果你喜欢节奏缓慢,叙事婉约的片子,如果你不那么在乎电影的速度感和台词的多寡,那么,让这只越南的慢船,带你去看一个炎热潮湿但是满目碧绿的,难忘的夏天吧。
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越南。热带气候的闷热气候里,警报鸣笛声不时在安静的夜晚响起。
一个叫梅的十岁女孩从乡下来到一户城里的人家当丫环,她怀着孩子的童心,静静的观察一切:蚂蚁的忙碌,木瓜乳白色的汁液从叶子间滴落凝聚,蝈蝈在水缸中鸣叫。。。自然中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新鲜的。她瘦小勤劳,灵巧顺从,光着脚安静地走在庭院中,和另一个佣人学做饭,洗菜,切木瓜。。。木瓜剖成两半,一只手指轻轻拾起颗晶莹剔透的籽。。。
这户人家的主人是个民间音乐家,常常带着家中的财物不辞而别,剩下少奶奶一人操持。少奶奶有三个儿子,二少爷和小少爷也还是孩子,还有一个女儿,多年前夭折,若在世则是和梅的年龄相仿,因此,善良坚忍的少奶奶在心中一直疼爱梅。
在小女儿夭折后,少爷的母亲从此不再走出自己的房间,不再下楼,终年在房间里念佛赎罪,于是,每日里都会有木鱼声声响起。。。而少爷曾心怀忏悔守在妻儿身边,但后来,还是带着财物再次的离家了。
这一切故事的陈述,通通是借由孩子梅的视角和询问,娓娓道来的。
二少爷年龄比小少爷大几岁,知道爸爸不回家,心里常常体谅和关心着母亲,有时又不爱念书,静静观察蚂蚁,在上面滴蜡。。。;小少爷则很调皮,常常在暗中观察着梅,故意在梅擦地板时将水桶弄洒,在晾衣服时一只手用竹竿吊一只蜥蜴另一只手迅速把挂好的衣服丢到地上,梅擦花瓶时在里面撒尿。。。
时间缓慢流淌。
少奶奶支持不住家中开销,变卖家产,日子继续。。。梅长大成人,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依然的低眉顺眼,依然的勤快善良,好奇天真,无论物易时移,脸上始终洋溢着简单的笑容,无忧无虑又勤勤恳恳地,依然喜欢触摸木瓜剖开后的籽,养一只蝈蝈在竹子编作的笼子里细细观察它。
少奶奶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娶梅为妻,但是没有实现;少奶奶将原本给自己女儿准备的旗袍和首饰送给梅,痛哭着送别已经长大的梅到音乐家浩民少爷家中当佣人。梅依然做着女佣,光脚走在房间里,收拾衣物,准备饭菜。。。直到有一天,当她偷偷试穿少奶奶送给的衣物时,衣物和一支鲜艳的口红映出了她异常动人的容貌,年轻的音乐家最终发现了梅的美丽,离开他热烈奔放的现代女性未婚妻,选择了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生活的梅。
在影片的最后,音乐家教给梅念书写字,在她读错字时用小木棒轻轻打她的手,写字姿势不端正时抬起她的下巴纠正:“我家。。从前。。。有一只大黄狗。。”,慢慢变成了流畅的“泉水流过,石头被拨动时闪闪发光,。。。荡荡漾漾,汹涌没有休止,树影婆娑,和谐的一摇一动。。。”
梅身穿金黄的旗袍,房间中光线同样的金黄柔和,她抬起眼,目光中幸福自豪,一只手轻拂在已经是隆起的小腹上,继续念到:
“关键是,不论怎样变化,它们仍保有着樱桃树的形状。”
“哎呦”一声,梅腹中胎动了。影片就在这里结束了。
陈英雄和他的越南传说——电影《青木瓜之味》
细节篇
Vietnam, Vietnam, 在口中轻念这个名字,印象中即现出的,是《情人》的灰色湄公河岸,《印度支那》小女孩远去的背影,《三轮车夫》的底层黑暗,《恋恋三季》的片片枫红,和那个《沉默的美国人》?
都不是。
Vietnam,是一个陈英雄导演的越南,一个绿色的,安静从容的,一尘不染的,非常东方的越南。
《青木瓜之味》因为叙事的缓慢内敛和台词的简约,加上整体故事框架其实很简单明了,所以并非如好莱坞大片是用情节取胜,而是以极其优美但又平和的镜头感和大量丰富的细节抓住人心的。 正是,每一个镜头都有理由,每一个意象皆有喻示。即使是在第三次的看《青木瓜之味》,我仍觉得难以捕捉全部。
语言和音乐
有点像闽南话的越南语,在片中显的动听回转,似乎正适合片子要表达的含蓄之美。
音乐很东方。小少爷给擦地的梅捣乱一段,当梅正将抹布从水桶中拿出,跪在地板上一行一行擦地时,小少爷出现了,调皮的小男孩伸出一只白白的脚丫,抬起,慢慢移到桶边上,两人没有对白,对视着,音乐则响起了:先是一下一下的木鱼有节奏的击打,“当,当,当,当。。。”,然后是三角架和铃铛的清脆,接着很东方的弦乐奏起,随着小男孩脚丫在水桶边轻轻的,有预谋的一下下晃动而应和着。在影片的下文中,小男孩用蜥蜴做挡箭牌弄掉梅挂好的衣服,同样的音乐也适时响起。
镜头感
影片中的制胜点。
影片中大量运用长焦镜头,画面很有层次感,远近的事物都被清晰摄取,而同时运用更多的是慢格的特写镜头,乳白色的木瓜汁液在翠绿的叶片上缓缓流动凝聚,二少爷用手指按死地上蚂蚁和用热蜡地在蚂蚁上面的过程细节,勤劳的蚂蚁搬弄着地上的饭粒,小女孩好奇的大眼睛从一物体移动到另一物体。。。镜头转换移动得十分缓慢,但很舒服。当然,还有更多的对于“绿”的细节镜头捕捉,翠绿,嫩绿,深绿,流质的绿,凝固的绿,沉郁的绿,活泼的绿,一片叶子的绿,一大丛树木在夜色中的暗绿。。。
影片中对于各种静物的描绘也极其用心。“处处皆是故事”。在这里,展现的是一幅越南的市井风俗画和寻常人家的生活布局。镜头里的窗,很美,没有玻璃的窗户,墙壁上打开的一个四方口,镶着一栏一栏的波浪形黑色铁格,或是四方口之中的十字花瓣型铁质框,间隔错落,恰到好处的映出大块窗外的绿色夏天来。
在镜头之前,还出现了多次的佛像,年轻的艺术家画纸上的,家中摆设的,几次停留其间,似乎是在暗示着东方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广博。尤其是在整个影片的结尾处,镜头从身着金黄旗袍,轻抚着小腹的梅,移动到她正对的背后,有如俯瞰着她的,一尊面孔肃穆平静的佛像上,停留少许才结尾,留给人无边的想象空间。
一个配角
“我叫唐。。。”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梅的视线中出现几次之后响起。
这是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配角。
“我叫唐,姥姥在么?”这个头戴帽子身穿西装的温和老人轻轻的问好奇的梅。他几个晚上都出现在这户人家的门口,似乎张望着什么。他把梅叫到身旁,和她并排坐下,苍老的手轻轻拉住梅,向他打听着,同时讲起一个长长的故事。“自从很多年以前,姥姥的丈夫死了之后,我请求她嫁给我,她一直不肯,我便偷偷的跟着她,四处搬家,这羊就能常常偷偷地看到她了。可是自从桃死后(姥姥的孙女,和梅年龄相仿),七年了,她在没有下过楼,我就再没能见过她了。”
梅答应了唐的请求,偷偷领着他走上姥姥的楼阁,唐看到了姥姥的侧影,满意激动地笑了。。。
这部片子,我应该再去看的,一定还能发现些什么。
于是,再给我一个越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