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 81art.com】精彩巨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影片分析及结局电影评论范文,章节2》。本年度有关意大利电影最巨实用价值的专业资料,由学艺网专栏作家播音主持老师,携手爱心公益大使陈家伟和可爱的小布丁yuanying联袂推出,点击率高达798次,已有869人付费查看并下载。作品发表日期:Tuesday, July 05, 2011 15:25:11;文章更新时间:Tue, June 05, 2018 17:07:17 GMT;作品分类浏览目录:影评范文;作品关键词:意大利电影,电影赏析和文学;作者所属频道:范文写作。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疑义或建议,请在学艺论坛提出。
即将为您推出的是美文大作: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影片分析及结局电影评论范文,章节2,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最后,到了体育场,安东寻车已彻底绝望。他对着楼下停着的一辆自行车呆望了一会儿,又看看四周无人,于是他让儿子赶快挤公共电车先回家。儿子不解地走走停停回望他,他大声地催促儿子快走,当儿子一走近电车,他便向那辆自行车冲过去骑上就跑,结果被车主一伙人抓住还挨了一记耳光。这时布鲁诺看到爸爸受辱,立刻冲上去抱住爸爸大哭起来......这里将安东在绝望关头被迫无奈,决意偷车;不料,这受尽凌辱又丧失父亲尊严的最残酷的一幕,被儿子看见后的羞愧、难堪、悲伤等复杂的心理变化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令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综上所述,编导对布鲁诺一角的设置及父子间感情的细腻描写,不仅丰富了影片的血肉,丰满了人物形象,同时为父亲的遭遇增添了伦理的话语,从而在个人道德的层面上深化了这场悲剧的内涵。另外,由于布鲁诺聪明、懂事、善解人意、深爱父亲,即使在他挨打,目睹父亲偷车不光彩的行为后,当父亲遭受凌辱,要被扭送警察局时,他仍然不顾一切地冲上去,用他弱小的身躯保护父亲,帮助父亲承担悲剧的痛苦(家庭生活的重担),而此时的父亲也愧悔交加与儿子抱头痛哭起来。到此,影片的悲剧意识已达到顶峰,给观众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量。
二是安东和小偷及车主三者间的关系。安东自行车的被盗直接威胁着他一家四口的生存,因此他对小偷恨之入骨。然而当他抓住了小偷,也叫来警察搜查了小偷简陋的房间,结果一无所获,小偷还倒在地上发起疯病来,令其母拉着发疯的儿子痛哭起来。此时安东什么话也没说拉着儿子走了。后来,当安东被迫偷了人家的自行车,车主虽然打骂羞辱了他,但看到布鲁诺哭喊着追赶爸爸的悲惨情景时,顿生怜悯之情,于是放了安东。这样,在安东、小偷、车主三者之间,本来是十分尖锐的矛盾,但在“同为穷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互相偷窃”的客观因素影响下,结果是互相的理解和体谅。编导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笔者认为:一方面体现编导对失业者(穷人)寄予的深切同情和人文关怀,并赋予他们以人性化的东西;更重要的一面是要唤醒他们――酿成这场悲剧的真正原因不是“小偷”,而是这个现实社会!你们的悲剧就是这个社会的悲剧!
三是安东与其他所有人的关系。安东在找车的过程中,除了朋友白澳柯等人外,所到之处都是人们的冷遇!没有人愿提供线索,更没人去帮忙追赶小偷,所有人表现出来的几乎都是冷酷无情,麻木不仁!连警察局对安东的报案也只是敷衍了一下不了了之。特别是一向以“仁爱慈悲”相标榜的天主教堂的教友们,对安东的不幸遭遇不但不给予同情和帮助,还大声喝斥他,将他赶出教堂――由此可见,这个社会已经腐朽没落到了何等程度!编导对社会的阴暗和宗教的虚伪的批判锋芒是何等的犀利!
该片作为新现实主义代表作,为了突出它的纪实性美学风格,不仅没用一个职业演员,也没用摄影棚和人工布景,全部采用街头实景拍摄。片中的职介所、当铺、警察局、自行车市场、教堂、妓院、体育场等全是罗马城中真实的街景。这些作为影片背景的街景,不仅使片中每个事件再现得象生活中那样真实、自然,给人以亲切感,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纪实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背景将看相的女人、乞丐、妓女、到教堂乞求一碗菜汤的穷人、哄抢攀爬电车的市民等社会众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个社会的灰暗本质,再一次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最后,影片的结尾,导演采用了没有现成答案的开放式结尾。笔者认为这样的结尾更高明:假若导演指明了一条出路,也不见得是意大利社会变革最好的方案。开放式的结尾,能留给观众(社会各阶层的人士)更多地思考空间。这样,社会的变革也许会早一天到来,安东们也许会早一天看到希望的曙光!